【推荐】家的春节的作文9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的春节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幸福。春节期间,我的家乡——湛江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春息。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家乡的春节吧!
春节前一个星期,每家人户都把房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家里大的小的都派上场,忙得热火朝天。街道上更是热闹非凡,大家忙着购年货,商店的门面早早就提前挂上了灯笼,喜庆的歌声洋溢着整个商场,让人感觉到春节马上就到了,快点买多点年货吧。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人们都在忙着贴春联,贴福字。在我们老家除夕夜又叫团圆夜,意思是指不管多远的亲人在这天晚上都赶回来,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着团圆饭。直到晚上,人们都是彻夜未眠,凌晨开始鞭炮声响个不停。
到了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拜年开始了。小孩们都给大人们拜年,大人们都给小孩们压岁钱,并给孩子们送上祝福语:快高长大、学习进步等。还有,我家乡的习俗在大年初一早上,都要吃甜糖水,意义在于甜甜蜜蜜,吉吉祥祥,一年好兆头。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风俗。我喜欢家乡的春节,喜欢它的欢天喜地,喜欢它洋溢着的快乐气息。
大年三十下午,我家和两位姨妈三家人都到奶奶家过年。我和上五年级的姐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人出一个节目,举行一个家庭春节联欢晚会,让今年的春节过得更有意义,我和姐姐就成了晚会的主持人。为了将晚会办出高水平,我俩背台词、安排节目、准备现场,忙了一个下午,大人们也在我的指挥下练习各自的节目。吃了团年饭,我和姐姐主持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我和姐姐像电视里一样,走上“舞台”,向观众们问好,“快乐的20xx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吉祥而又快乐的日子里,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祝……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我俩流利的台词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当主持人的辛苦与高兴。在一片欢笑之中,爷爷第一个表演《刘海砍》,他身着太极服,手拿折叠扇,略带方言的花鼓戏,让我们开怀大笑。接下来有:我和姐姐合的英语歌《雪花》、爷爷的《跑马的山上》、奶奶的京剧《沙家浜》……,特别是只有两岁的小弟弟演唱的儿歌《小燕子》,让全家人竖起了大拇指,一致评为一等奖,我还给他颁发了“奖状”呢!
我通过组织这次活动,为全家人增添了欢乐,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今年大年二十九,我们一家三口打点行装,入住了奶奶家,在那里我们和奶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
大年三十下午,我和我四叔家小妹正在有说有笑的嬉戏着,“来来来,贴对联了!”只见爸爸端着一盆浆糊,边走边喊。“好嘞!”我们欢呼雀跃,要知道, 贴对联可是我国春节时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我们怎么能不投入当中呢?于是我们也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在贴的过程中,爸爸担当起了贴对联的重任,我和妹妹 则负责帮忙,
……
“儿子,把刷子给我递上来,我要扫扫上面。”
“好嘞!”我恭恭敬敬地把毛刷递上去。”
“儿子,把对联中的横批递给我,开始贴了,你可得配合点。”
“好嘞,我一定配合。”
……
过了一会,一处贴完了,我们又立刻转向下一处。我们就这样默契配合着。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了每个地方贴对联都贴的不一样,如在厨房里就该贴有关祈福 的话,在进门、出门的显眼的地方就该贴向人祝福的话,在长辈屋子里应该贴祝福身体健康的对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说法,真是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对联的贴 法、对联的格式,收获的知识不知多少箩筐。
晚上,我们开始包饺子,包饺子可是年三十晚上的主角戏,我这一回为了尝鲜,所以也投入其中了。我首先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之后再把饺子馅用筷 子小心翼翼地放到饺子皮上,注意一定不要放的太多或者太少,我在放的时候由于心急,放多了饺子馅,结果饺子撑破了,导致第一次包就失败了,没关系,慢慢 来,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各环节都注意,我慢慢地放馅,小心翼翼的捏,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我那时心里乐开了花。包饺子是我第一次涉足的活 动,因此我明白了许多,如饺子皮怎么擀、饺子怎么捏等等,真是受益无穷。
大年初一早上,我和爸爸早早的起床了,因为爸爸告诉我,在今天人们都要走门串户给长者拜年。拜年在泰安我们也拜过,可是在老家我从没想到过有那么大 的阵势,我们一出大门,就碰到了本家的亲人们,我们也加入到其中,过了一会儿,我回头一看,发现身后足足有二三十口人,每到一家,就互道祝福的话,问老人 身体好不好,关心孩子的学习,并且互赠礼物,真是忙的不亦乐乎。等全部走下来,我的腿已经酥了,不过心里很开心。
在老家过春节,我还是第一次,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乐趣多多,知识多多,真是“一箭多雕”呀!我喜欢在老家过春节!
爆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间过得真快,霎时间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每年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就会请年菩萨,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万事顺心如意。
首先我们会摆一桌子的菜“有大肉、鸡、鱼、豆腐等还有酒,香喷喷的米饭则放在很小的碗里,这样的饭要摆上好几碗,在木质的桌上放一个小盆,上面插有一对蜡烛。桌下放有一块垫子,接下来大家会陆续上香。细细绵绵的'火焰在香头上燃烧,时不时还会冒出几朵火花一切都感觉暖阳阳的。一缕缕青烟飘出似乎得到了神的祝福。藕有一丝丝灰落下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年”。人们就这样祈福平安幸福快乐。
请完年菩萨还有个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放烟花爆竹虽然现在国家规定不能随便放烟花,但到了那天还是会有很多家庭放出漂亮的烟花现在的烟花也比从前的烟花漂亮多了形状各异有花的有流星变字的有串串红的各式各样。我仰望着天空看着那些美好的瞬间几乎忘了我已经这样抬着头有多久了,最后一朵烟花最亮最响成连发型让我感觉置身在流星中,看到了好多金闪闪的鱼”哇实在是太美了我伸出手想要抓住一条却发现离我好远。很快最后一批鱼在远处落下。这时我申直脖子发现抬头时间太长一下子好酸爽。
就这样我们的春节开幕啦!
放寒假了,我妈妈开着车拉着我们去奶奶家过春节。
春节前几天,大街上人来人往,买东西和卖东西人比平常多了许多,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说:马上要过春节了,大家要多买点东西,过个和和美美新年。
盼啊,盼啊,四天,三天,两天,一天。
春节到了!夜幕中,一个接一个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像孔雀一样展开羽毛在空中消失了。看着这绽放美丽节日礼花,我感到快乐极了。
看完烟花,开始吃饺子了,一盘盘香喷喷饺子被端到桌子上,还热腾腾地冒着气儿,仿佛在说:“快来吃我们呀!”
吃完饺子,一家人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一个个魔术表演和杂技表演都那么精彩和神奇,让我非常羡慕,我想:“我也要认真学会一技之长,也要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给千家万户带来节日快乐。”
春节,你是我们每一张幸福笑脸,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期盼节日。
照瑞安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又名冬至,这一天,家家都吃汤圆,汤圆是用糯米和芝麻做成的,把糯米滚成一个圆形,再塞入芝麻,放进锅中,煮熟后,汤圆雪白雪白的,还吐着热气,犹如一个个柔软的云朵。此时,再撒上些桂花,勺上一个,轻轻一咬,里边的芝麻便慢慢流出,糯米QQ的,芝麻甜甜的,一种令人思念、甜美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汤圆色美双全,使人忍不住再多吃几个汤圆。
我们小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便是买糖儿。这是用各种糖果和茶叶掺和成的,我们待别喜欢吃零七八碎,趁父母忙乱时,悄悄吃上一颗,那甜味一直从舌尖传进心中。还有这些茶叶,就给父母待客用。
我们高兴,大人们也忙乱。外婆总会在此时晒一些酱油肉,酱排骨什么的,用来过年吃,共余人等必须准备必须品,在过年时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派。
过二十三,大家便会先择吉日,大扫除一次,除旧迎新。
腊月二十五我们便会吃分岁酒,一大桌亲戚围坐在一起,谈谈这一年的风尘往事。当然,分岁酒必少不了鱼和年糕!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则代表步步高升,看着这么多亲戚洋溢着的笑容,心中也浮起一丝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终于在孩于们的欢乐与大人们的忙乱中除夕迈看轻盈的步子到来了。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外婆与奶妈聊聊家常,叔叔与外公开始祝酒,妹妹则大大口塞着酱油肉。
“吃过年夜饭,接着就是不可少的放鞭炮了,几个孩子三三两两捧着一串串爆竹,胆大的孩子便手提鞭炮,去吓唬追赶那些胆小的孩子,那些孩子被吓得团团转。当然,最好看的莫过于仙女棒了,它会散发出金色的光芒,好似一群小精灵在空中飞舞,又带着人们美好的祝福,飞向深邃的夜空……
初一到初三便是走亲访友了,一大清早,就被母亲逼出温暖的床,换上新衣服,在分外热闹的大街上穿梭。到了亲戚家,向长辈说一些祝福语,比如:“祝外公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时,他们便会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个红包,并拍拍你的头祝你学习年年高。这时,看看这些红包,便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正月初四,一些店铺便陆续开张了。这时,店里还不忙,一些服务员轮流替换,出门看看热闹的集市与喜庆的广场。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这时大街小巷便挂满了彩灯,有纱布的、纸质的、绣花的、走马灯、宫灯,上面有着艳丽的小花,或是装饰《红楼梦》的片段,各形各色,让你简直挪不开眼。这时,你便可到一些店铺,买上一个花灯,里面有小铃,摇起来就“叮铃铃”的响,可好听了。
过了元宵,正月十六年便过完了,我也该上学了,大人又恢复了平时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生活,可是,谁又忘得了过年那份喜庆与快乐呢?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过年”不再感觉狂喜,因为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过年”,天天都有好东西吃、好衣服穿……30年的沧桑变化,使春节成为衡量生活水平变化的显著标志,也见证了中国3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更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和生活的富足。
爷爷过年——只为吃顿大餐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为“过年”而忙碌着,大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年货”,爷爷小时候更是掰着手指算计着还有几天“过年”。那时候,“过年”可是改善生活水平的惟一标志,只有在这时才可以吃顿吃顿丰盛的晚餐。
春节那天,家人早就在天亮前争分夺秒地赶到菜场,买一些平时“高攀不起”的菜,例如猪肉、鸡等。到了晚上,爷爷就等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年夜饭,鱼是不能吃的,因为那时候人们讲究“年年有余”的风俗。爷爷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讨要压岁钱了,为了图喜庆,长辈们从并不宽裕的口袋里,抠出5角钱小心翼翼地递给了爷爷,爷爷度过了一年最快乐的一天。
爸爸过年——只好“精神”大餐
“春节”的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在春节那天,一家子全都在6点时出去买菜,当然还会捎带一瓶“二锅头”,为孩子买点小鞭炮——除夕夜的餐桌上不再是曾经的老三样——鱼、肉、蛋,而完全被虾、蟹等海鲜占据着,家家户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然后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成为爸爸那时“守岁”的一种习惯,也成为那时老百姓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家在节目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年”的味道,“年”的温馨。
在我的家乡客家,大年二十五就开始准备春节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很忙碌,但每天都很充实。
在客家,大年二十五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准备招待客人的各种零食,和准备各种大年三十晚要吃的腌菜,然后把家里所缺的,例如:盐呀、酱油啊、和炸猪肉啊……
除此之外,在老家的人要准备:铺好家人回来要睡的床啊!把家里的卫生搞好啊!
到年二十八这天,在家的人就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因为还有两天就准备过年。他们要打扫屋子的上上下下,包括一些小角落。我们客家人打扫屋顶有个妙法:用香蕉的大叶子绑成扫把,这样,打扫屋顶就方便多。越是高的屋顶,用的香蕉叶就要越长。
在不知不觉中,就迎来除夕,除夕真热闹!家家的程序几乎一致。早上,大人杀鸡、宰羊。但鸡一定不能杀雄鸡,因为雄鸡吃不得。为晚上的年夜饭,中午就将就将就吃。晚上,家家赶做年菜,你若坐在街上,定能闻到香喷喷的煮饭味。在吃年夜饭前,孩子就用柚子叶煲水冲凉,这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干干净净,顺顺利利。孩子们吃完饭后,就可以和兄弟姐妹出去买烟花爆竹,不管多小的孩子,都可以跟去,这就是一年里最放松、最自由的时候。买完烟花爆竹回来后,就可以向自己家人讨要利是。大人们冲完凉后既要洗一家人的衣服,并且要在12::00前把脏衣服洗完。12:00准时,这时便就是最热闹的时刻!鞭炮开始放,放个响当当,不许间断!
到年初二,我们客家有个习俗,客家话讲:拉外婆。意思就是一家人回娘家。
美好的日子就是过得如此快,一眨眼,春节就在年初8结束,子女们又回到上班的城市,回家休息几天。正月17日,孩子们该上学的上学,大人们该上班上班,一切又恢复成平常的样子。
我的家乡在湖北,位于江汉平原,地处荆江北岸,那里有我许多儿时的美好记忆,也有我难以忘怀的童年伙伴。
三岁那年,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我随妈妈一起来到了苏州。如今我已8岁,一直以来,我常想念家乡亲人的纯朴、回味家乡小吃的甜美、期盼家乡风俗的热闹,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也是准备最充分的。每当春节临近,每家每户都会进城购办年货:购买一大堆各种口味的零食、新鲜的水果和烟花爆竹;也会准备大量的鸡、鸭、鱼、肉。一时吃不了的,会被烘干成“腊货”,谁家准备的年货多,就说明谁家的年过得热闹。
大年三十这天,吃年夜饭是重头戏。在我们那儿,年夜饭都是从中午就开始吃了。记得那天,爷爷奶奶会很早就起来准备年夜饭的食物,全家人也得帮着下厨打下手。爸爸说那样人人动手就代表着圆圆满满。吃年夜饭前,每家要燃放爆竹和烟花,然后关上大门开始大吃大喝。如果家里有人没回家过年,这家大门是不能关的,妈妈说那是为了让在外的人也能感受到年的热闹。天黑前,每家都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给已故祖先“送灯”,那是家乡千年不变的风俗,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祖先的墓地前安放一个灯笼,然后点上蜡烛,爷爷说那是为了让太爷爷太奶奶在那边也能过得红火。
大年初一,在我们家乡,全家人是都不能出远门的,只能在家吃大年三十留下的剩饭剩菜。奶奶说那代表着年年有余;大年初二,各家都会互相登门拜年,走亲访友,俗称“出行”……
家乡的春节有太多的风俗,那代表着亲情、圆满和孝道。我喜欢家乡,更喜欢家乡带有浓重传统色彩的春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