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8 17:40:3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

听到这首曲子,大家想到了什么?(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孙悟空本领高强,大家对他一定非常了解。本文中的“石猴”就是指孙悟空。那么,石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他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猴王出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和作者。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为文章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猴第一个跳入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众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3.再次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第一部分。

(1)说一说,石猴是怎么来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仙胞,一日迸裂,产一个石卵,因见风,化作了一个石猴。)

(2)石猴出世之后是什么样的?(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喜好交友而又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

2.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石猴的生活,使他摇身一变,成了猴王,发生了什么呢?(一天,群猴发现一个瀑布。)和石猴成为猴王有什么关系?(有猴子说谁能进去找到源头且不伤身体,就拜谁为王),听到这句话,石猴的表现如何?(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争强好胜)。

3.说完,他是怎么做的呢?后面又发生了什么?齐读相关片段,找出问题答案。

(1)发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石猴很高兴(喜不自胜),连忙出来告诉其他猴子,又把其他猴子带进了水帘洞。

(2)群猴进洞,发现了此等好地方,都兴奋得不得了。这时,石猴提醒群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于是,群猴拱伏无违,称其“千岁大王”。从中可以看出石猴(聪明、机敏、爽朗、坦率,做事有计谋,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

现在大家知道,石猴是怎么成为美猴王的了吗?(发现洞天—敢于挑战—被拜为王)

4.思考:作者是怎么塑造出猴王形象的呢?

交流: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法,把猴王写得非常生动。

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妙笔生花,才塑造出孙悟空这样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恰当运用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语言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敏、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石猴。《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望同学们能读一读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经典魅力。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活泼可爱

敢作敢为

教学反思

教学时,以各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讨论探究;接着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遗憾的是没有为学生拓展《西游记》中的其他内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欣赏景物的方法,并能将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

2.能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体会景物的独特魅力。

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养成发现身边的美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介绍的是什么?

二、交流平台。

1.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学了这些课文后你有哪些体会,与周围同学交流。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3.小结。

(1)《威尼斯的小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既描写了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时的热闹景象,又描写了人乘小艇散去之后水面静寂的情景,动静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威尼斯夜晚的独特之美。

(2)《牧场之国》中,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悠闲、宁静,也描写了人们的繁忙。动静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牧场风光图。

三、词句段运用。

(一)朗读“词句段运用”中的第1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体会。

1.提示:第一组句子通过写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以及远处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为我们描绘了戏院散场后小艇开动的热闹场景。

第二组句子通过描写傍晚时环境的变化,以及狗、牛、马等动物的行为,写出了傍晚牧场的宁静。

2.情景展示。

(1)放学后的校园。

放学后,校园里十分安静。教室里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没有了奔跑的身影。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和花朵似乎已进入了梦乡,只有两棵又高又大的白杨树静静地守护着校园。(静态美)

(2)群鸟飞过的湖面。

清晨,朝阳升起,一群鸟儿从南边飞来。它们一会儿贴着湖面疾飞;一会儿直冲云霄,并发出高亢的叫声,好像是在交流一路上看到的好风景;一会儿盘旋飞翔,百啭千鸣。宁静的湖水仿佛被群鸟的热闹吸引,漾起细细的波纹,向鸟儿微笑致意。(动态美)

(3)火车进站之后。

“呜——”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过后,一列火车徐徐进站了。火车停稳后,背着大包小包的乘客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工夫,下车的乘客和准备上车的乘客就挤满了站台,有急匆匆向出口走去的,有停下来整顿行李的,还有踮着脚尖在大声呼喊寻找同伴的,站台上顿时热闹非凡。(动态美)

(二)阅读“词句段运用”中的第2题,说说这些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此处隐藏15993个字……1~2自然段。

(1)田忌为什么都失败了?

本段中写“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说明彼强我弱。而比赛的时候却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所以田忌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2)体会“垂头丧气”是写田忌初赛失败后的情绪。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失败后情绪颓丧,非常失望的神情。

(3)你认为田忌要怎样才能赛过齐威王?(实力或技巧方法)

组织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学习第3~12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第3~12自然段。

要求:(1)找出描写田忌情绪的三句话。

①“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是写田忌初赛失败的情绪,认为好朋友孙膑也看不起他。

②“你是说另换几匹马”是写田忌只看到马力的强弱,没有认识到比赛方法的重要。

③“那还不是照样输”是写田忌没有信心,缺乏求胜的精神。

(2)找出描写孙膑神态的四句话。

①“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是写孙膑当朋友失意时,热情鼓励。

②“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是写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之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③“摇摇头”是否定田忌的想法,“一匹也不用换”初次表露出马力强弱不能决定比赛的胜负。

④“胸有成竹地说”是写孙膑早已思考成熟,“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是写孙膑具有必胜的信心。再三用必胜的语言鼓舞田忌的斗志,终于使田忌鼓起勇气,充满信心再次比赛。表现在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3.体会三个人的对话。默读13~18自然段。

提问:(1)第二次比赛,马还是原来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

(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调换出场顺序。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品质。)

(2)齐威王为什么失败?

①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这段话是写齐威王根本没把田忌放在眼里,充分表现出骄傲自满的弱点。

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这段话是说齐威王认为自己有必胜的把握,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

讲解以上两句话,要充分突出齐威王盲目骄傲自满,只凭马力、不善智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孙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了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才取得胜利的。

③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田忌胜了第二场,齐威王稍有觉醒但已经晚了,已无调整余地了,所以到第三场比赛下来,“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突出思维的重要性。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心句)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除了田忌赛马里面两种比赛匹配的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有,但只有孙膑说的那种是取胜之道。再次突出了孙膑的聪明机智。)

2.让学生各选一个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演一演。

演完并让学生再次说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你还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取胜。)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策

教学反思

1.从游戏切入课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历史上,包括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事例,靠的就是多思考,用发散性思维统筹各方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近20xx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准备:

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

2、检查预习情况。

(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

(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回答。(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

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3、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注意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

4、投影出示20xx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

5、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

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

3、交流所填内容。(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

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

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6、拓展延伸:

(1)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知道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怎么办?

(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想想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

7、作业。

(1)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

(2)小组合作办一期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手抄报,看看哪组同学做得。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以前——“摇篮”

现在——祸河原因(自然原因、人类破坏)

治理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